您的位置::谷雨农业网 >> 狭叶黄耆

云南森林宜良启示录珍珠伞

时间:2022年09月23日

云南:“森林宜良”启示录

5月13日消息:驱车行驶昆石高速公路,行至宜良境内,“另类”的广告标语吸引了路人眼球:“砍树是罪人,植树是功臣”。“为官一任,绿化一方”、“一年四季抓绿化”等等醒目的标语向路人昭示了“立县之本”,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:宜良是一个充满绿色的地方。

沿途展开“绿”画卷

思路:绿化就是要让有条件的地方都绿起来。

做法:宜九二级公路绿化工程全线种植各类6.8万余株,灌木182万余株。

成就:宜九二级公路绿化已成为全省道路绿化的典范。

全民植树总动员

思路:除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,人为因素更为重要。

做法:全县领导分条块明确职责,不分一线二线,全部携手作战。

成就: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8.85%、绿化覆盖率43.8%。

“一主六点”募资金

思路:在绿化建设上,有钱办大事,没钱也要办大事。

做法:市场为主,上级争取、财政补助、镇村自筹、部门帮扶、社会捐助、企业帮助。

成就:2011年以来,投入2441.31万元,森林认建认养工作效果明显。

做强基地铸产业

思路:通过建基地、树品牌,进一步扩大绿化效益。

做法:政府重视、龙头带动、部门联动,基地建设得到快速推动。

成就:已拥有品种齐全、服务配套、辐射全省、苗优价廉的苗木交易市场。

宜良“创建森林城市”和城乡绿化综合排名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、第二名。111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市级生态村,在全市率先实现市级生态村全覆盖……种种绿色殊荣的背后,便是宜良建绿植绿的“心得”,为各县市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。

启示一:无处不在的绿灵动城市

2013年5月9日下午2点,一场雨淅淅沥沥,淋湿了宜良城。

立夏的午后,踱步南盘江畔的市民不少,他们或栖坐树下,或在休闲园里健身。雨珠闪着亮光从树叶上滑落,嫩草贪婪地吮吸着水分。动静结合,好一派惬意的景致。

“宜良比起以前不知要绿了多少倍,反正走到哪里都是绿油油。”随机采访中,市民王桂英用浓厚的宜良口音说,虽然经历了几年干旱,但宜良城里的树并没有减少,反而越栽越多。在小狗公路小渡口至小马街路段,公路两侧各5米宽的绿化带上,一排银桦树、两排四季杨茁壮成长,由内而外地为这条连通城乡的经济命脉镶出了两条漂亮的绿色廊道。而小狗公路绿化工程贯穿的仅是宜良县委、政府近年来大力倡导的“绿色、生态、环保、森林宜良创建”理念的“一斑”。

宜九二级公路绿化工程全线种植各类乔木6.8万余株,灌木182万余株,投资近4000万元,重点地段仅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就宽达20米,此外,沿途还有重点打造的绿化景观点。宜九二级公路绿化已成为全省道路绿化的典范。途经这条道路前往九乡风景区游览的海内外宾客,通过一路展开的绿化带景观画卷,把美丽的宜良深深印入脑海。

在城里,商会林、汇东路、温泉路绿化景观将整个宜良县城融化在了绿色之中,城市绿化和小狗路、宜九路遥相呼应,在宜良版图上形成了浓浓的绿,使得宜良放眼皆绿,更为灵动。

“绿化就是要让有条件的地方都绿起来。”这就是宜良县主官们的思路。

启示二:自上而下且人人皆兵

在宜良林业部门工作23年的现任林业局局长达青认为,宜良的绿化工作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,但人为因素更为重要。“近年来,宜良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‘为官一任,绿化一方’和‘一年四季抓绿化’的思想,紧扣‘森林宜良’目标,以‘四创两争’为抓手,紧紧围绕城市园林化、城郊森林化、道路林荫化、水域林湿化、农田林网化、村镇林果化、县域全绿化、国土生态化的要求,全力打造‘花乡水城?9?9宜居宜良’。”达青说,在这个过程中,全县自上而下、人人参与的绿化意识得到了空前加强,也推动了建绿植绿的生态步伐。

2011年,为顺利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工作,宜良县委、县政府从实际出发,高位强势调整充实了县城乡园林绿化工作指挥部,由县委书记任政委,县长任指挥长,县级相关领导任副指挥长,各乡镇、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,林业等职能部门下设了8个办公室,分条块明确了各个办公室的职责任务,各办公室各负其责,紧密配合。在推进过程中,县“四班子”把生态建设放在优先地位,书记、县长挂帅,县委、县人大、县政府、县政协、县纪委班子成员全部上阵,分兵把口,不分一线二线,全部携手作战。

“建绿植绿自上而下加人人皆兵”的模式,带来最直接效益便是绿化的各项指标数值一路攀升。

2010至2012年,宜良全县共完成营造林19.5万亩。森林覆盖率从两年前的46.43%提高到了48.04%,提高了1.61个百分点,林木绿化率从50.39%提高到了56.09%,提高了近5.7个百分点。如今,宜良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8.85%、绿化覆盖率43.8%、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.6平方米。

启示三:财政投重金打造城乡园林

宜良是典型的“农业大县、财政穷县”。地方可用财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收支需求矛盾突出,收入增长困难,这是困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难题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突破?宜良县委、县政府觅得良方,采取“市场运作建设为主,上级争取一点、财政补助一点、镇村自筹一点、部门帮扶一点、社会捐助一点、企业帮助一点”的多元化筹资方式,千方百计逐步解决问题。

“就城乡园林绿化的投入问题,县委政府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动作。”宜良县委书记张之亮说,从2011年起连续3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作为城乡园林绿化经费。同时,全县各乡镇、街道和有关单位始终坚持把城乡园林绿化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,以财政投入为引导、单位投入为主体、争取上级支持和动员社会捐助、冠名栽种、等手段为补充,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,加大投入力度,并结合村庄绿化建设,在农村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,形成“有钱办大事,没钱也要办大事”的良好格局。

据统计,2011年以来,宜良县城乡园林绿化成员单位争取上级资金和部门投入2441.31万元,宜良商会24名会员捐资410万元,其他社会捐资绿化建设269.27万元。同时,认建认养工作,在加快城乡园林绿化工作方面起到了较好示范作用。

启示四:建基地树品牌扩大绿化效益

通过政府重视、龙头带动、部门联动的方式,宜良苗木基地建设得到快速推动。成为绿化建设和生态效益凸显的新经验。

说到宜良苗木,可谓是远近闻名。不仅省内外,就连很多国外的客商都会前来采购宜良的苗木。达青介绍,到目前,宜良全县先后引进苗木基地建设企业21家,引进资金1.99亿元,苗木基地建设迅猛发展,经营模式从零散单一种植转变为连片集中规模种植。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,其中,种植规模1000亩以上的有5家,苗木年产值达6.5亿余元。种植苗木的农户达2000余户,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,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达3.5万人。

通过建基地、树品牌、扩大绿化效益,如今,宜良县已成为带动周边县区、辐射周边州市的一个品种齐全、服务配套、苗优价廉的苗木交易市场。

从“滇中粮仓”到“森林宜良”,宜良完成了一次“转身”,其过程虽然充满困难、压力,但也形成了亮点、经验,凸显了宜良建绿植绿的效益,提供了值得借鉴的“宜良经验”。

http://www.mingyihui.net/article_1874753.html

http://m.mingyihui.net/article_1901994.html

http://www.mingyihui.net/article_1833706.html

http://m.mingyihui.net/article_1910963.html

http://www.mingyihui.net/article_1848202.html

友情链接